吴茂兴 记者郑荣林
九月的余江,满目葱茏,绿意盎然,风景如画。
这是一块改革创新的沃土: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“一改促六化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;农业保险改革为全国探索新路;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、创新创业在全省先行先试……
“改革创新对于余江来说既是机会,也是考验。”县委书记路文革说,近两年余江县在新一轮深化改革发展中主动发力,自我加压,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统领,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,整合资源,举措频出,改革集群效应凸显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。
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统领,推进农村领域综合改革
金秋时节,记者深入到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采访,昔日的“脏乱差”不见踪影,重新整治的村中道路纵横交错,退出来的闲置宅基地大都栽上了风景树和“一村一品”新果树,有的宅基地还改造成新耕地,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尽收眼底。
这是余江县牢牢坚守改革底线,大胆探索创新,有序推进农村领域综合改革带来可喜变化的一个缩影。
为努力实现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富的目标,自2015年8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启动以来,余江以此为龙头,开展“1+N”项美丽乡村综合改革示范建设,探索深入推进“一改促六化”,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。
围绕推进农业发展现代化、基础设施标准化、公共服务均等化、村庄面貌亮丽化、转移人口市民化、农村治理规范化建设,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,以打造全省最干净城乡为突破口,科学统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、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改革试点工作,着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,提高农村发展质量,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、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、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,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。目前,改革试点村绿化村内面积18.6万平方米,260个自然村村内绿化率达到20%以上。
如今在余江,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画桥镇百子村96名党员中有51位被群众推选为理事会成员,中童镇坂上潘家村潘良胜牵头成立乡贤会并垫资15万元用于宅基地退出补偿,平定乡蓝田村知名人士宋火红捐资80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。
以增强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为目标,加快推进多项重要领域改革
余江推进改革试点,大力弘扬血防精神和韬奋精神,让激情干事、改革创新成为新常态,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改革、人人参与改革的氛围。政府部门“三公”经费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,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54项;不动产权登记机构职责整合全面完成;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等多项重要领域改革取得实效。
推进行政体制改革,不断激发释放发展活力。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“接、放、管”工作,对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办理或预约,大大缩短行政审批时限;完善服务环境回访测评制度,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。
推进科技创新改革,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扶持。完善商事制度改革,支持民营企业体制创新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,鼓励支持科研技术人员、大学生、在外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。目前,该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、创意园区3个、创业孵化基地4个,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企业189家,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达45%,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8%。
推进融资方式创新,做大做强国有投融资平台。组建成立余江县安泰控股集团公司和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,争取国家债券项目6个、资金2.75亿元。强化与资本市场对接,降低融资成本,拓宽融资渠道,重点支持四大特色产业、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。
创新改革形成了集群效应,推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。目前,全县实现了村庄布局规划全覆盖,1392个村小组建立完善了村民事务理事会,完成113个村级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建设,仅眼镜产业从业人员就达1万余人。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好发展势头。1至8月,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.69亿元;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.5亿元,同比增长17%;实际利用外资8070万美元,同比增长152.8%。
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”或“中国江西网”、“大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[XXX报]”或“中国江西网-XXX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·XXX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江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,不授权任何机构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、截取、复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联系方式:中国江西网 电话:0791-86849032
|
![]() 人体作画布:模特色... | ![]() 组图:80岁老人逆天... |
![]() 组图:重庆“双胞胎... | ![]() 伊朗“绿巨人”可举1... |
![]() 美国女孩隆胸断肋骨... | ![]() 英国街头惊现一战士... |
![]() |
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赣B2--20100072 备案号:赣ICP备05005386号-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[2018]3167-034 新出网证(赣)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| ![]() | |
![]() |